书包小说网p站小说-国外情色故事

网站重新改版,打开速度更快,所有小说都在

首页 >p站小说 / 正文

2 那些归来的(二) | 漩涡

2025-02-15 13:46 p站小说 1330 ℃
“对信奉莹白螺旋的门城人而言,门与漩涡的关系从来都是不言自明的:门开启的地方就会有漩涡;漩涡卷起处,便存在着门的通路。”

第一章

当晚在联邦情报司提供的安全屋下榻。出于不知什么考虑,鰩和魟分住在两栋公寓里,相隔三条街左右。

外城南国人居多,建筑风格却没有太多南国色彩。相连的大型建筑清一色是多层板楼,以粗大的砖石而非木质为主,整体是旧南宇风格的洋式建筑。

楼体方正扁平,多为九到十二层,色灰偏灰绿,墙很厚实,不露砖石,窗则狭长而高,上有遮雨的飞檐。窗外挂着浮雕繁琐的小露台,往往摆着自家种的花。

楼顶嵌一圈南国风屋檐,黄色琉璃瓦,垂脊平缓,延伸出悬挂晶石灯的戗脊。屋脊围住开阔的天台。天台上排列着扁而方的烟囱口。藤架、摇椅和自家绿植也可见到,开辟出几方休闲的小园。一二层则多是商铺,挂着瘦长的招子和牌匾;面向商业街的,开着通透的橱窗。

鰩住十二层,从客厅窗户可以俯瞰繁华的商街。街灯胧络,橘色、柠檬色、绀紫色、卷心菜色、樱花色,宛若繁茂的光的花树,郁郁成林。街道俨然绝壁间的长河,马车即往来的客舟。

临川东路,南北不见尽头,恰似疏忽出现的仙宫蜃景:从遥远的不可知之处投来的,与此地无关的梦影。鰩想起一个传说。据说外城的所有干道,无论看起来如何笔直,都是以内城为中心辐射出的逆时针弧线。弧线上又射出新的弧线,不断分裂下去,城区则一如坐落在弧线密集之处的节点。所有的路,都以相似的弧度弯曲着。尽管每条路都是在不同时代、经由不同人之手修建的,修建时也没有刻意做成这个样子,但落成后,由高处看去,却都离奇地遵循着弧线的原则。可若位于城内,则无论视觉中还是实际行走时,都不会感到歪扭:依然能走到要去的地方,依然感觉是直的或直角的。

是门城扭曲了人们的感官和常识呢?还是地质有古怪?后来证实都是谣言。最初的门城辐射出的八条大路确实呈弧形——彼时,此地还没有内外城之分,筑路者大概是本着某种宗教或习俗上的信念才这么做的。近百年因货物贸易而诞生的外城区,其中道路则并没有传言所说的诡异弧形。想来是往来此地的客商,震撼于门城之奇异而编造的志怪故事。

茶几上摆着朴素却齐全的茶具。莹润的白色瓷器,纤薄如冰,没有花纹。小巧的茶盘、三只竹盏(发源于竹屋地方的一种盏,口大底小而扁平)、盖碗、公道杯、六君子……

真是辛苦司里的同事们了,鰩想。对毫无雅趣的情报部门而言,能想到准备茶具而不是万用的缸子之类,已属超常发挥。

然而,没有壶。鰩轻叹一声。终究是要求太高了吧……

花了些功夫搜寻,在圆形博古架顶层找到了茶壶。圆润的石瓢,无花纹,形制也没见过,想来是在此地的南宇文化中独立演化出的器型。另有一只小龙龟,坐在茶壶旁,大概是此屋的前任屋主留下的东西。

租用闲置房屋,不设固定居所,也是情报司的老传统之一。

可惜不是配套的,褐色小壶放在白色的杯边十分不协调。若是强迫行为患者来此,恐怕会喉咙梗塞,心脏吊起。鰩倒是不觉得,自己虽有一点洁癖,总归是个随遇而安,甚至有些疏懒的人。

夜七时,鰩坐回窗边。不知名的北国红茶清澈地注进杯里,微微浮荡,升起似有若无的苦味。

下方的福林酒楼正值车水马龙时候。持扇的贵人往来出入,谈笑风生。仆役小步疾走,虽为下人,衣着也华美,无时无刻不彰显着主家的财力。身穿蓝绸长袍的堂倌,唱着戏文般繁琐的词,往来接引。

唯有天空清冷依旧,圆月映黄了几绪淡云。

简直像回到了古代,鰩望着那里,想。这里的许多东西都和联邦不同。门城南宇人的祖先,有不少九代百国时期迁居此地者。那是比军朝廷和旧帝国都遥远的时代。

不知魟姐会怎么想呢?也许根本不会有什么感觉吧。自己虽生长在战争年代,可是未受冲击,顺利完成了旧式学堂的学业,又有幸在乌尔帝国留过学。但对魟而言,对与自己同龄的大多数人而言,亲身体验到的南宇,没有无边风月、侠义传奇,没有楼宇林列、红袖笙歌,也没有文人墨客、春秋佳节。八角笠,长枪队,流入城中的难民;街头械斗,斩首示众,纵火、演讲、游行、暴动,以牙还牙,麻木顺从;漫天飞行的传单,路口张贴的新闻,限量供应的米面,不知明日为何物……每个人都厌恶着对立,每个人都本能地渴求着对立。如此种种,就是名为南宇的东西的全部。其他的,都是成年后才被告知原来是自己的什么。

这次行动是情报司的先行探查。大体上是一次和平接触任务,顺利的话。作为特工的鰩和魟奉命来到门城,调查此地首屈一指的大家族——叶氏——与新厂旧部之间的关系。

说起新厂,本是军朝廷设立的海外机关,原为臭名昭著的“三厂”的下属。协调、指导海外南宇人生活,监视、打击海外反朝廷势力的特务机构。暗杀、威胁、收买、分裂、欺骗、挑拨内乱,无所不用其极。有时也以海外南宇人的口吻发布声明,扰乱本土思潮。

最广为人知的是格兰尼亚皇家学院的“三月二十二日”事件:支持何朝廷的贵族留学生(彼时,南宇留学生大部分是贵族或上层子弟)在新厂的介入下,挑起与当地南宇人的冲突,导致多人死亡。此外还有镇压“南风报社”、暗杀革命军干部的事情。不过,新厂并非崇尚暴力的恐怖组织,武装行动只占到它的全部行动的一小部分:协助贵族集团扩大影响,削弱海外革命力量才是它的主业,视情况也会与当地国家的各种势力合作。同以言惑民,煽动海内外军朝廷拥趸的宣礼司里应外合。在海外南宇人中,此类活动也有相当数量的自发支持者。

彼时正是暗流涌动的可怕时期。朝堂上下,明争暗斗,检举成风,特务横行。大到朝廷命官、地方大员,小到蜗角散吏,饮食起居,一言一行,皆可能断送前程乃至生命,是以人人自危。庙堂之外,暴匪刁民,时时而起,以暴抗暴,针对朝廷人员乃至伤害无辜的事,屡屡出现。摇摇欲坠的朝廷,成为普通人乱世中唯一的避风港。恰如海难中的破船,就算知道爬上去极可能在锅炉爆炸中凄惨地死去,也只能选择自相残杀地爬上去。是以科举应试者接近百万的荒唐事,年年发生。

那个时期也被文人戏称为“梨园晚秋”:生活似乎如常进行着,但每个人都知道,此情此景无异于台上春花、戏里秋月,看似完整的纸扎仙府,只有薄薄的一层罢了。但还是会演下去——怀着一种虔敬的、近乎匠人的悲凉回味,怀着一种迷茫的全知全能……直到“要来了”的东西,撞坏园墙、推倒戏台,直到“要来了”的东西把每个自认观众的演员抓起来,不由分说地编进一出新台本里为止。

就是这样一个,无所谓观念性还是现实性的,总之可称为系统的东西全都在逐渐失效的乱世。军部、三厂与天理司到越来越多的支持,不仅是执权者与贵族的支持,还有渴望安逸的普通人的支持,并不奇怪。

军朝廷倒台后,总部位于格兰尼亚千年王都的新厂(台面上的名字为“光明商行”)解散归国,接受审判。理应如此,然而,包括监主新厂、执印大臣,代号为鸾者;鸿武宣召、伞卫指挥使,代号为鸢者在内的许多上层都躲过了追捕,逃往海外。入狱或处死的新厂人员,官职最高者为司刑,其余多是伞卫百夫、千夫之流;后续为民众迫害致死的则多为小卒,亦有下层幕僚和文员之类待编者。实际上,相当一部分新厂成员,包括众多下级人员,在本土胜利前夕就销声匿迹了。

现在司里也有很多前辈是三厂的旧员,鰩想。

新厂没有消灭,此事作为联邦的最大污点,也是政客们屡屡提及之事。三任大统领的就职演说都将追捕新厂外逃人员作为承诺,尽管至今还没有显著成效。

而这项由上层承诺的工作,自然落在联邦情报司头上,随之而来的则是毫无成果的责任和丢人的质询。

将自己的前身绳之以法,早已成为情报司的执念。 三厂虽亡,但还留下一条壁虎尾巴。

近些年,新厂旧部似有重新活跃的迹象。在许多反联邦事件背后,不难看出熟悉行动方式的蛛丝马迹。

此次情报司锁定的“明洲”就是其中之一。吸收了大量军朝外逃人员,明洲已成为海外反联邦组织中最大的一支。半年前阻挠联邦外交官与艾贝尔公爵会面之事,即出自他们之手。经调查,联邦驻格兰尼亚大使本人与明洲关系密切;而促成此事的艾贝尔领财务总管、荷米洛男爵,名为宫鸠的南宇人曾与新厂有多年资金往来,如今也与明洲走得很近。

司里通过各种手段绕过格兰尼亚司法系统及艾贝尔省领内司法系统,对宫鸠进行了即地审问。确定情报真实性后,利用其与当地商会的债务纠纷敦促其自杀。结合大使的供词,可以确定明洲中确实有新厂旧部存在,且很可能是鸢本人。

死去的人毫无痕迹,留下黑暗处的信息,像无尸骸的血迹。鰩轻轻地叹着气:如今,他也是这黑暗处的一员了。

恰如漩涡,无声地吞下落叶。

自己并不适合这种工作。也许入司的时候就该考虑到了?每次任务都会这样自我怀疑。但他是被司长破格从外务部调入情报司的。上层直接选调,至少在南宇,也就意味着没有拒绝的余地。

回到任务。首先被怀疑的就是门城叶氏。根据搜查到的账簿和货单,大使馆有数十笔不明款项和数宗违禁货物,运往艾贝尔省,由宫鸠签下的,正来自外城。进一步调查后发现,承担资金和货物流通的天成银庄,与叶氏掌管的商会,名为四通商行的,来往密切。门城位于格兰尼亚东境之外,大草原腹地,虽远离伊利纳内圈诸城及六月平原,但与狭长的艾贝尔省之东部相去不远。艾贝尔省素来以地域广大、人烟稀少著名,东部尤甚,几乎成为草原游牧民活跃的自治区——灰色活动的绝佳场所。

任务很简单,查清叶家与明洲的关系。若没有,只消做一遍外务部门的流程就行了,展现联邦对海外南宇人的友好态度。只可惜,没有的可能性很小。司里的工作向来细致周详,很少做出完全偏离的推测。如果叶家真同明洲来往密切,甚至是明洲背后的资助者的话,任务的性质也会改变:消除隐患。

以现有情报分析,叶家家主叶双弦与三个孩子之间的关系并不亲密。同时,叶家与此地其他势力的关系也很复杂——与银勺商会的土地纠纷,及与货场工会的长期矛盾亦证实了这一点。若此时家主之位空虚,叶家一定会陷入麻烦缠身的境地,至少短时间内失去对此地的绝对影响。在外城区,暂时失势便意味着永远失势。

失去了叶家的帮助,明洲也会受到牵制。动脉既断,斩取首级便轻而易举——剿灭明洲的行动会紧随其后。这便是司里的计划。

司长还是老样子,简单粗暴,不计代价。鰩并不支持这次行动。何况,与以往的任务相比,似有操之过急之嫌。什么都没明朗的情况下,就把区区两个人——虽然是精英,但都不是武斗派——“唰”地扔进形势复杂的异国。是敲山震虎呢,还是打草惊蛇?或者更糟,羊入虎口?

鰩撅起嘴,望着朦胧的街灯出神。他也对代号为鲦的司长几次表达过担忧,可后者似乎并无取消行动的打算。在此事上,鰩还是没有拒绝的权利就是。

都不是武斗派吗?并非如此,似乎,他想。

魟……有她的原因,鰩现在不太想回忆。从过去的行为来看,她尽管没有参加任何圈子,也不是什么秘密派阀的成员,但该算是激进的武斗派?曾做过让三厂、亭戍及军朝各司旧员档案流入民间的事。其中开列了名号、居地、族谱等各种信息。联邦是种种样样的力量相互制衡的结果,其中当然也包括旧朝的遗民。他们中有不少曾身居高位,如今则作为大商人和政客活动。档案的泄露理所当然引起了轩然大波,压下议会及民间的怒火很费了鲦一些心力,幸而没有人员伤亡。魟停职半年,并未受其他处分。虽然惩罚轻得古怪,但总之保下了自由身。尽管如此,本人还是可靠的同事就是了。

这次她似乎表现出不同以往的积极,过去出任务时她是不怎么上心的。也不错,只有两人的话,若全是随缘派,任务就可以宣告失败了吧?鰩想象着鲦生气的表情,笑了起来。

站起身,去厨房洗茶壶。厨房的窗户面对着后巷。下面坐落着成排的老式院落。这时间行人稀少,偶尔有格兰尼亚游客,大概是误入此地的,茫然路过。

对街的院内长着一棵年迈的梧桐树,叶片纷纷扰扰,已有些褪色。一家人在树下摆好了长桌和点心。唱戏的声音自巷子尽头传来。一位手提红木礼物盒的南国人匆匆路过。

鰩有些不舍地拉小窗户,顺手洗去指尖的窗灰。

杯盘滴着新鲜的水,横在窗台上,灶台也整洁如新。碗柜擦拭了几遍,敞开通晾。鰩手握茶杯,瘫在客厅的摇椅上。原本只想刷茶壶,结果看见盘子上的灰尘,放盘子时又看到了肮脏的碗柜。最终演变成针对厨房的大扫除,顺便让思维发散了一下。

自从来到这里,一切似乎都在悄无声息地偏离,鰩叹了口气,想。如入漩涡,虽笔直而行,却走在了弯路上。

不知是第几次烧水,泡茶。座钟标识着九点半的角度,吃饭的欲望还是一点都没有。本来乐观地想着扫除之后也许会饥饿,但正是扫除的疲劳驱走了饥饿也说不定。清洁这种事,一旦做起来,半途结束肯定会倍感焦虑。在肮脏的灶台做饭也确实不搭调就是了。

还是出去走走吧,鰩想。中秋节的夜晚独自进酒馆打发时间,或者是好的消遣?

小说相关章节:S-ANA-S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